村村冒烟、遍地开花的场外固废拆解,曾经给台州带来了深重的环境灾害,因此,台州各级政府对拆解行业进行了严厉整治,要求拆解企业入园合法经营。不过,场外拆解现象却始终屡禁不止。近日,就有村民和我们反映,在黄岩区院桥镇上春村,有人随意将大量的工业废料堆放在该村的一块空地上,时间已有一年多,但由于该处位于多个县市区的交界地带,一直无人管理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来看记者的调查。
村民反映的工业废料堆放地位于黄岩区院桥镇上春村的一处山脚下。该处水泥地占地面积约有4、5亩,几个角落都被堆放了各类工业废料。其中有一部分是废旧的电线电缆皮、轮胎。而更多的是已经被磨成粉末的塑料废渣,这些废渣一部分装在了麻袋里,一部分则是被分成好几堆,直接堆放在地面上。记者注意到,在水泥地的一侧已用一堵实体墙隔开,但仍可以透过墙看到另一侧也被堆放了类似的塑料废渣。
黄岩区院桥镇原上春村主任缪新冬:“都反映很大的,这个真的。他们反映就是这里堆起来,这个水流下去流到我们村子里面去了,环境不好,每个村民都这样子反映,这个是事实。他这个来来去去搞的。时间反正搞了一年多了。”
缪新冬告诉记者,墙的另一侧是属于路桥区螺洋街道下寺前村的。于是我们来到另一侧继续查看情况。在入口处,我们看到一块“严禁倾倒垃圾,违者重罚”的警示牌,十分醒目,落款为“螺洋街道办事处”。但紧挨着牌子,就有一堆约2米高的废旧电线电缆皮被倾倒在此。往里走,这里的地面并未硬化,两侧均是类似的塑料废渣、废旧轮胎,已经堆积成山,体量较大。再往里走,这里被堆放了大量的电线电缆皮,有五六个小工正在做电缆皮的分拣工作。
工人们说,他们没有老板的联系方式,其他的工业废料是谁堆放在此处的,他们也并不清楚。两地交界处被随意倾倒了大量的工业废料,既影响周边环境,又影响到了上春村村民的日常生活。对于这里的情况,黄岩区院桥镇此前是否知情呢?
黄岩区院桥镇原上春村主任缪新冬:“我们说过好多次了,我跟城建、环保都反映过好多次了。我们院桥的环保我都跑过去反映过了,他说这个事情不好讲,他说要和路桥环保沟通,我和书记都去环保所反映好多次这个事情了。这个怎么说呢,不好说这个事情,算了算了。”
黄岩区院桥镇副镇长黄禹祥:“这个区块原先是拆解这个行业比较多。而且都是零碎的。我们当时这里发现之后跟环保部门就是对固废进行联合处理,当时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进行了彻底地处理。彻底处理了之后因为这里的土地都是平整在这里,当时就有零星的其他地方过来的乱倾倒在这里。院桥镇不会,因为我们这个产业基本上没有,原先2011年前有,但现在集中整治以后这个产业是没有。”
黄禹祥告诉我们,该地块上的乱倾倒现象从2012年集中整治之后就陆陆续续存在。院桥镇对这些乱倾倒行为以清理为主。
黄岩区院桥镇工作人员:“这个地方说句不好听的,就是经常性的有倾倒的,因为他都是晚上偷着倒这些东西。那我们每次清理,一个就是找不到人,你不可能每天都留守对吧,我们曾经就是有的时候来看一下,有的时候有,有的时候就没有,有的时候我们就清理掉一下。你像这个东西都是刚倾倒的。这里我们大概六七月份的时候也有人随便乱倒在这里,当时我们也清过的。/清理了他又来倒又清理,后来最后没办法就把路都裁断了,把水泥块打起来,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慢慢又给填回来,毕竟这边比较偏了,说句不好听的哪也不管,晚上谁车开进来也不知道。”
院桥镇表示,由于一直无法找到乱倾倒的人,因而后续工作无法跟进对接。但我们却从上春村主任那里得知,这一年,究竟是谁将工业废料倒在此处,村干部们都是了解的。
黄岩区院桥镇原上春村主任缪新冬:“下寺前的,就那个村子里的有个人。本人我跟书记都有跟他沟通过,让他搞,不搞给他拉走,完了我和环保反映了,他到时候也没有拉,你有什么办法。我跟书记两个人都直接跟他电话联系过了,叫他不要放在这里。他以前把我的围墙都打开了,他拉到那边去的,我把围墙堵了不给他放,他晚上偷偷的拿过来放到这里,没人的时候放到这里,那有什么办法。”
路桥区螺洋街道下寺前村村民:“有时候我是放在那里中转一下,就是说一车货不够,然后要拼车,我就放在这里放一下,我就拉走了。我就放这里几天我就拉走了。放的时间可能上半年开始放的。上次有个环保局过来跟我说过的,我说我就放在这里放一下,环保就和我说让我拉走。”
这位村民说,放在黄岩地上的工业废料都是他从黄琅工业园区里拉出来,放在这里临时过渡,之后再转卖的。至于路桥地块上,废旧轮胎是他朋友堆在此处的,其他的废渣则是在拆解行业被整治之后,由下寺前村清理到这里的。
路桥区螺洋街道下寺前村村民:“环保以前不是说要整治嘛,那里全部不让人家搞拆解了,以前这里粉下来的线头全部拉到这里来了。是我们村庄里清理上来了。以前这个山上没人管的,一直都没人管的,就包括现在也没人管的,村干部也没再管这个事情。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。”
旧的工业废料在这里堆放已长达六七年时间,现在又有新的电缆分拣在这里偷偷作业。那么,下寺前村的村干部是否了解情况呢?
路桥区螺洋街道下寺前村村主任应妙增:“这边的地是温岭的,那边的地是院桥的,三角地带,然后都是废地。我们的村在那边,都不走这边。都是晚上什么时候拉进来的,我们哪里知道。我里面没有注意。牌子就是一路树过来的。”
村主任应妙增说,这里是黄岩、路桥、温岭三地的交界处,由于比较偏僻,因此对于这里的情况不太清楚。随后,记者联系了路桥区螺洋街道和城西环境监察中队,相关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现场。
路桥区城西环境监察中队副中队长王俊杰:“之前我们都不知道,因为也没有接到任何的举报投诉。像它这种固体废物露天堆放对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。它没有这种防雨水的措施,地面都是泥地,没有水泥硬化。”
而作为属地管理的螺洋街道同样表示,在记者介入前,他们并不知道这里的情况。
路桥区螺洋街道副主任沈程辉:“不知道,因为这个地方也算是三区交界。我们询问了相关的村居,为什么在这里不举报,他说他们不知道,不知道是有原因的,因为我们螺洋片区管的相当好的,他这个大货车进出我们螺洋是不能进的,你们等下可以去看下,路上弄了两个墩子,这种货车全部不能进的,按照我们昨天现场勘查的轨迹,他全部是往这个方向走的。所以导致他们村里也不知道。问题主要还是出在相关的兄弟市区,我们螺洋街道,涉及到一小部分。”
路桥区螺洋街道副主任沈程辉:“整个废基地大概有七亩左右,涉及到我们螺洋大概有一亩左右。那我们昨天过来的时候发现两种情况。一个是发现新的,有人在现场分解电线电缆皮。大概四吨左右,我们区里环保局已经对他进行立案了。该女子是安徽籍姓郑的郑姓女子,我们现在责令她马上处理这些垃圾。你们现在今天也看到现场,她已经在处理了。下一步我们依法严肃处理。第二,涉及到我们螺洋区块的,就这一部分垃圾,包括环保局到现场勘探,是沉积多年的垃圾,我们现在街道里相关的分管领导,正在积极的联系(路桥)区里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它进行处理。”
黄岩区院桥镇副镇长黄禹祥:“今年年初的时候镇里面也考虑到这块地的长期以来乱倾倒现象存在,想把它彻底解决了,所以当时跟国土部门也对接了,通过这个土地的复耕,把这块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。目前的话,这块地土地的测绘以及覆盖的方案全部已经完成,应该说今年下半年的话立项完成,在招标以后我们这块地就可以动工了。复耕成农用地。”
主持人:皮之不存毛将焉附,或许土地复耕,能够比较彻底地杜绝这里的非法拆解和垃圾随意堆放的问题,只是,似乎“2018年的第一场雪,来得稍晚了一些”。场外拆解非法占用土地,破坏生态环境,整治规范势在必行,行必彻底。可是,为什么这里的场外拆解,却多年没有被真正铲除呢?表面上看,是方法问题,场外拆解往往是“游击战”,“敌人太狡猾”,以“正规军”的战术,难以有效歼灭。但实际上,却是力度问题,因为地处偏远,因为三地交界,所以执法的利剑到这里就成了强弩之末,失去了应有的威慑。越隐蔽的地方越容易藏污纳垢,越是交界处越容易不法聚集,这是基本常识,对于这里的场外拆解,相关部门也并非完全不知情,却在执行层面,短了一块,慢了一拍。在节目的最后,我们看到了相关街道有办法、有力度,做到了令行禁止,也提出了长远规划。“三不管”地带,只要态度重视、作为及时,就不会成为“法治”盲区。台州的“飞地”和行政区域交界处不在少数,既然固废拆解不能在“场外”,自然监管执法也不应有“场外”,一场环境“保卫战”,应该面向所有的青山绿水。半岛app下载 半岛app官网半岛app下载 半岛app官网
Copyright © 2020-2023 半岛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007098号